2025/06/25

在算法洪流中,做自己的导航芯片 | 校友代表牛未冬在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2025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



在算法洪流中,做自己的导航芯片




校友代表牛未冬在吉林大学

汽车工程学院2025届毕业典礼

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发言



尊敬的各位领导、老师,亲爱的同学们:

大家好!

非常荣幸,能在吉林大学毕业典礼这个庄重而意义非凡的时刻,作为往届毕业生代表,与即将开启人生新征程的你们交流。

在接到和大家一起进行毕业分享的邀请时,我一直在思考,和大家分享一个什么样的议题,那天和同事们聊到未来的技术路线选择时,我突然有了一些灵感。

2002年我从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毕业,开始了在汽车行业的探索。投身汽车工业二十余载,作为汽车产业变革的深度参与者,亲历了中国汽车行业从“制造”向“智造”的转型。当自动驾驶仍在迷雾中探索路径,当动力电池技术路线激烈交锋,我们正站在一个确定性被重新定义的时代。在VUCA的时代背景下,如何在不确定的世界寻找确定成为我们近期探讨最多的课题。作为穿越行业多年风暴的老兵,我最珍贵的发现是:“智造”革命的本质,不是用算力替代人类,而是教会我们如何在混沌中守护核心算法——那个名为“自己”的源代码。

从刚性的流水线到柔性的滑板底盘,行业教会我们所有硬件都可能被重组,所有软件都可能被迭代,唯有底盘般的内在架构——你定义安全的底线、掌控平衡的智慧、承载责任的肩膀,才是不可替代的生存根基。无论氢能还是锂电,无论机械四驱还是电子扭矩分配,顶尖工程师永远在解决最本质的命题:如何让车更安全地抵达,同学们,这就是我们的确定性:在变革中做问题的终结者,而非潮流的追逐者。

现代智能汽车能每秒处理100GB的数据,比我们更懂路况,但永远无法替代:你用手抚摸样车温度时的悸动,你在台架上听到异响时的警觉,那些用血肉之躯转化的工程直觉是AI无法实现的代替。行业二十年给我的启示:最强大的感知系统,是保持对真实的敬畏;最精准的决策算法,是忠于内心的价值排序。

智能汽车的生命力在于:能接入充电网络,却不依赖单一电桩;能调用云端算力,却保有本地决策内核。这正是数字时代的生存法则:融入生态,但不溶解于生态;共享数据,但不出卖灵魂。

从潜心技术的工程师到现在就职于卓骏控股的副总裁,一路上,我见过太多人在竞争中忘记初心。请记住:真正的成功不是超越别人,而是忠于自己,从业这些年,我一直期待构建理想中的智能座舱,也是这样的初心让我加入卓骏,秉持“为客户提供一个更安全、更舒适、更智能、更环保的汽车世界”的企业使命,我们构建起以汽车座椅为核心,服务整车智能座舱平台的生态系统。在卓骏集团,我们与母校开展多项合作,成立了 “吉林省汽车智能座舱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” ,举办了“卓骏”杯智能座舱设计大赛,也是期待通过这样的方式,帮助大家实现自己不变的初心。

亲爱的同学们,毕业不是答案揭晓的时刻,而是带着问题出发的起点。当外界喧嚣时,请把根扎深,向光生长。

愿你们:

在风雨中锻造韧性,

在平凡中发现星辰,

用确定的初心,拥抱不确定的万种可能。谢谢大家!



本期编辑:谷朋轩

本期审核:李沂峰、潘盈西

指导教师:李一聪